2023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胜利召开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23年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年会”于9月25日上午在十三朝古都西安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器官移植相关领域的专家、医务工作者2000余人齐聚灞水之滨,共襄盛会。
大会开幕视频回顾了我国器官移植发展历程,展示了器官移植学分会的历届专家团队。从1960年首例肾移植开始,经过半个多世纪几代移植专家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已累计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34万例,捐献大器官突破12.87万个。2022年全国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5628例,捐献大器官17557个,共完成20225例移植手术。
大会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吕毅教授主持。
大会主办方领导中华医学会王大方副秘书长、姜永茂副秘书长、李秀芳巡视专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薛武军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第四、第五届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实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徐骁教授,副主任委员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同义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扬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江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夏强教授,以及常委委员,历届副主委,常委和委员出席大会。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高光明副司长、杜冰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郑树森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窦科峰教授,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励建安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祁海教授出席大会开幕式
大会现场
吕毅教授对国家卫健委、中华医学会以及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给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工作的帮助和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我国器官移植工作在几代移植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器官移植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走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为数以万计的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器官移植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老一辈专家们奠定的坚实基础,离不开在座的每一位同仁在移植战线上的拼搏奋进、不懈努力,离不开所有器官移植人对移植事业的奉献和支持。同时希望薛武军教授所带领的团队为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吕毅教授主持开幕仪式
薛武军教授代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对出席此次会议的嘉宾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本次大会以“传承、自主、创新、融合”为主题。意在传承优良传统,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开拓创新,深化学科融合。薛武军教授指出,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与国际接轨、符合我国特点和实际的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发展道路,在器官移植世界舞台的中央发出中国声音、发挥中国作用。然而器官捐献数量未有大幅增长是我国器官移植发展最大的瓶颈。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器官捐献工作体系,从建设宣传体系、建立脑死亡上报制度和脑损伤评价工作体系、将器官捐献作为指令性任务纳入医疗机构等级及其它评价体系和建立OPO职业化工作、专业化发展、学科化建设的规范的工作和发展体系的四大方面发力,从根本上解决器官移植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希望全国同道提出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提供科学思想,引领器官移植事业行稳致远。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
薛武军教授致辞
王树国教授在致辞中谈到,器官移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器官移植是国家之需要,也是人民之需要。器官移植工作者是文明的践行者,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之上”,拯救患者于危难之际,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与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国际社会对我国器官移植的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下,在中华医学会的带领下,在器官移植专家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器官移植事业有能力做好,更应该做好,未来我国器官移植事业一定会在世界器官移植领域发挥中国作用,共筑更文明更现代的人类社会。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教授致辞
王大方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5年历程,感谢众位器官移植届的前辈对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在器官移植专家与各级医疗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截至2022年底,共实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34万例,捐献大器官突破12.87万个。自2015年以来,共实施各类器官移植近14万例次,器官移植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器官移植学科建设取得的进步,必将极大的促进我国器官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将为减轻病患痛苦,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做出了器官移植医务工作者积极的贡献。
中华医学会王大方副秘书长致辞
高光明副司长在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发展人体器官捐献移植事业,建立并完善了器官捐献、获取与分配、移植临床服务,质量控制和监管五大体系,形成了科学公正,遵循伦理、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格局。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发展迅速,数量稳居世界第二,技术水平提升至国际前列,但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人体器官捐献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下一步将加大器官捐献推进的力度和政策的支持,指导各地研究出台立足本地、推动器官捐献的工作措施,进一步提升器官移植资源布局,完善器官获取与评估制度,建立OPO器官移植医院动态管理机制,加强质量控制,完善质控指标,推进器官移植服务的同质化水平,为世界器官移植事业发展与治理体系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
高光明副司长致辞
黄洁夫教授代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经过改革,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百万人口捐献率还很低,器官移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移植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同时他高度肯定了薛武军主任委员带领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对器官捐献移植的深刻认识,并始终坚持发挥移植医生在捐献与移植事业中的原动力作用。他强调卫生行政部门,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要紧密团结起来,为器官移植医生铺平道路。我们的监管部门要“露出牙齿”,有移植资质但不开展移植的医院要坚决吊销其资质,对大力开展器官捐献的医院要给予支持,帮他们加入器官移植的队伍。最后,黄洁夫教授对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寄予厚望,他对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我国的器官移植将在分会的带领下无可争辩的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
黄洁夫教授致辞
开幕式在黄洁夫教授的精彩致辞后结束,进入到大会主题报告环节。
陈实教授、门同义教授、杨扬教授主持第一节大会报告
在第一节大会报告环节,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教授发表《肝脏移植的技术创新》主题报告,介绍了在血管变异和损伤等复杂肝脏移植手术中,开展血管重建和修复等技术创新,显著提高了复杂肝脏移植手术效果。通过开展劈裂式肝移植,实现了供肝利用的最大化;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圣彩教授发表《代谢稳态与“泛炎症”》主题报告,以葡萄糖代谢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能量代谢与疾病发生、生命衰老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也介绍了机体“泛炎症”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拓展了器官移植的研究思路;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教授发表《异种移植进展》主题报告,目前器官短缺问题严峻,器官捐献难以满足需求,异种移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窦科峰院士从不同类型异种移植进展、异种移植有关临床试验、开展临床试验涉及问题等几个方面为我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相关进展,为解决器官短缺带来了希望。
郑树森院士报告
林圣彩院士报告
窦科峰院士报告
徐骁教授、周江桥教授、夏强教授主持第二节大会报告
在第二节大会报告环节,清华大学医学院祁海教授发表《持久性体液免疫》主题报告,介绍了体液免疫的研究进展,在免疫细胞识别、分化和效应阶段发现了新的分子及其机制,以及免疫应答反应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的机制,为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励建安教授发表《器官移植前后的康复医疗价值》主题报告,介绍了各种器官移植与医疗康复的关系,从康复价值的角度阐述的器官移植的意义,通过器官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治疗措施的改良,实现了器官移植患者的加速康复;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薛武军教授发表《OPO学科化创新促进我国器官移植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主题报告,介绍了西安交大一附院OPO学科化建设的经验与成效,强调了OPO建设的重点在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建设、依法依规、科学规范,打破“新瓶装旧酒和旧瓶装新旧”对捐献与移植的制约和限制,实现“新瓶装新酒”的改革与创新,建立完善的器官捐献工作体系,坚持走器官捐献专业化、OPO建设学科化、器官移植学科体系化的道路。
祁海教授报告
励建安教授报告
薛武军教授报告
会期有限,传承无限,我国器官移植领域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并在国际上彰显出非凡的影响力,靠的就是一代代移植人的砥砺前行,不断向移植医学高峰攀登。接下来还将召开国际会议/质控、青年论坛、肾脏移植、肝脏移植、器官获取与评估、捐献协调、心脏移植、肺脏移植、异种移植、胰腺小肠、移植基础、移植病理、儿童移植、移植感染、围手术期管理及移植护理等15个专题会议,就器官移植领域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