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一款创新药的诞生背后往往是巨额的资金投入大量时间付出首药控股敢于直面挑战

发布时间:2022-03-11 23:23      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12203  会员投稿

首药控股最近几天将在科创板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20亿元,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首药控股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小分子创新药企业,在研管线多达23个,其中17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涵盖了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肝细胞癌,胰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重点肿瘤适应症以及Ⅱ型糖尿病等其他重要疾病领域。导读:就在此前备受外界质疑的几大争议经首药控股及其中介方解释核查,大部分获得监管层的认可之后,在此前几轮审核和问询中皆未被关注并提及的又一大新疑点在此关键时刻被证监会提至案头,这为首药控股此次IPO的前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拥有23个在研管线,研发能力出众

研发管线的差异性及丰富程度是衡量企业前景的重要因素目前,首药控股在全球范围内获得140项发明专利,研发管线共有23个在研项目,均为1类新药,其中11个为完全自主研发,12个为合作研发

首药控股研发管线中有17个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在同等体量的创新药企中处于领先水平其中,自主研发管线有1个在研产品已进入Ⅱ/Ⅲ 期临床试验,1个在研产品进入Ⅱ期临床试验,4个在研产品进入Ⅰ期临床试验

除了自主研发项目,首药控股的临床前药物研发创新能力也获得了同行的认可,正大天晴,石药中奇等知名药企主动寻求合作根据消息显示,首药控股主要负责临床前候选药物的发现及筛选,在完成小试合成工艺交接后,与正大天晴或石药中奇等合作进行后续的GLP毒理实验,临床研发及商业化

高达23个研发管线让首药控股在一众创新药企中脱颖而出,虽然部分管线存在同质化竞争,但对于患者而言,更多的竞争,带来的是更多的选择,以及更低的价格。

研制吃得起的一类新药

一款创新药的诞生,背后往往是巨额的资金投入以及大量时间付出,首药控股则敢于直面挑战。

首先是研发效率上,首药控股利用自有核心技术,通过以交替穿插,多线并行的研发模式替代传统单线循环的研究路径,在化合物分子设计及结构优化阶段兼顾化合物的靶点选择性,结合力以及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降低新药研发中靶点失败的风险,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及先导化合物优化技术开展药物分子设计及结构优化,提高小分子药物筛选优化效率,从而设计出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开发潜力的候选化合物分子。

通过这种方式,首药控股提高了候选化合物分子的筛选效率和成功率,使得其拥有大量的候选药物和创新药研发管线优质临床前候选药物的确立,保障了临床试验的稳步推进,使得新药研发周期有效缩短

其次是在研发成本上,首药控股的控制成本能力相当出众招股书显示,首药控股11款自研产品三年半以来的研发费用合计仅2.14亿元,整体预算投入仅为21.3亿元,平均每款创新药研发费用仅需不到2亿元

此外,在商业化策略上,首药控股已经在北京经济开发区筹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为后续新药上市后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充足的产能保证同时准备自建营销团队,开展市场教育,建立销售网络,将争取尽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作为销售的重要手段,以促进产品全面推广

以首药控股在新药研发上的效率和成本,未来在医保谈判或集采中,相比其他相同靶点创新药,将在成本上更有优势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患者将能够通过医保,以较低的医保后价格吃到首药控股的创新肿瘤药

与许多创新药企不同的是,首药控股的创始人李文军不是生物医药科班出身,在未从事生物医药行业之前,他曾在体制内,外摸爬滚打多年。

或许正是这种不同的经历,让首药控股的企业文化显得与众不同在对待研发人才方面,李文军为研发人员创造了宽松的研发环境,赋予核心研发团队极大的研发决策权,发挥研发人员的主人翁精神

由于公司地处首北京,首药控股为让研发人员专注,专心从事创新药研发,不被外界因素困扰,积极为研发人员争取各项人才福利政策和科技荣誉。。

此外,为激励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公司设立以研发人员为主的员工持股平台2020年首药控股开展了大规模的员工持股计划,最终确认股份支付费用高达2.43亿元,员工持股人数比例超过50%

截至2021年6月末,首药控股共有员工142人,其中研发人员122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高达85.92%。

通过股权激励,员工可分享公司发展所带来的股权增值收益,留住人才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员工的研发热情和积极性,为持续创新赋能。

为进一步吸引及选拔优秀人才,首药控股计划在未来持续推出对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提升员工薪酬福利水平,以不断吸引和留住优秀研发人才。

(责编:安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