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和智能互联技术又将为移动出行带来怎样的变化
当前,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为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政策等方式,对碳中和目标做出承诺
基于此,交通运输领域也已经开始发力数据显示,交通运输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4%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陆续发布为实现脱碳而制定的长远规划截至目前,已有21家主要车企和零部件商公布了脱碳时间表
在此背景下,汽车产业的转型之路何在无人驾驶和智能互联技术又将为移动出行带来怎样的变化在11月1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猎车榜上,普华永道在中国首发《2021年数字化汽车报告:加速驶向新常态—全球移动出行市场篇》中文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报告》提出,受政府激励措施和政策的推动,欧洲电动出行发展进入爆发期,至2025年纯电动车销量占比或将超越中,美,日等国同时,进入常态化防疫状态下,消费者对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的需求仍然低迷,但从长期来看,非私家车的智能出行方式将实现增长
续航里程,充电设施成影响消费者选择电动车的重要因素
《报告》认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汽车行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
日前,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沃尔沃,福特,通用,戴姆勒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比亚迪和印度塔塔汽车旗下的捷豹路虎6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签署承诺:到2040年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停止燃油车的生产此前,也有多家车企相继宣布了停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尽管汽车新能源化的浪潮势不可挡,但在对3000名来自德国,美国和中国的消费者调研中,《报告》发现,燃油车仍是美国和德国消费者的首选,相较而言,中国消费者更偏好于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量的媒体传播和公众讨论,氢能在德国的受欢迎程度较高
在为何不愿选择电动车的调查中,《报告》发现,里程焦虑和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是主要原因,而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这一情况在中国尤为明显在德国和美国,单次充电续航里程短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中国消费者最关心充电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
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截至2021年10月,在采样的约157.1万辆车桩相随信息中,未随车配建充电桩的比例约为24.25%充电联盟表示,集团用户自行建桩,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居住地物业不配合三个因素是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的主要原因,占比合计68.8%
与此同时,作为智能网联技术的最佳载体,伴随着新能源车普及率的逐渐提高,各类数字化科技也在快速迭代发展,时下最热门的自动驾驶技术便是其中之一但《报告》显示,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汽车的信任度并无上升,尤其是德美两国,相较去年反而有所下降《报告》认为,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信任容易受外部影响,交通事故和网络安全事件等重大新闻报道可能会导致消费者态度迅速转变
这一推断也从其他方面得到了佐证在被问及最重视车内哪些互联服务功能时,所有地区的受访者都选择了安全和导航功能,证明安全性仍是当前消费者购车时的首要考量因素与其他国家消费者稍显不同的是,车企提供的生活方式和舒适性功能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不仅如此,《报告》发现,各地对为汽车互联服务付费的接受程度有所提高,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愿意为互联服务付费,但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因地区而异中国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费用最低,而德美两国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音乐服务订阅费用最为接近,这也为车企后续开展各类付费增值服务提供了可能
私家车出行仍是首选长期看非私家车的智能出行方式将实现增长
汽车不断向智能网联方向迭代的同时,移动出行也出现了新变化《报告》中提到,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消费者对共享和公共交通仍避之不及,私家车出行依旧是首选项
在调查中,中,美,德三国的消费者认为,私家车出行是最安全,方便的出行模式,因此需求增长最快,在中国这一偏好尤为显著即便在疫情防控解除后,所有地区的消费者仍计划减少使用共享出行,以及出租车和网约车出行
正因此,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也在提高调查发现,超过40%的受访者计划在1~2年内购买新车或二手车在德国,疫情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正逐渐变得更可预测,消费者的购车意愿较去年有所提高
与此同时,介于买与租之间的汽车订阅模式愈发受到欢迎 在中国,其受欢迎程度高于租赁,在美国,选择订阅和租赁模式的消费者数量不相上下,在德国,青睐订阅模式的消费者数量显著提高,占比从去年的8%上升至14%
《报告》提到,从汽车保有量预测数据来看,在移动出行需求增长,消费者对私家车的偏好程度以及车辆报废率三个因素的影响下,到2035年,欧洲和日本将分别以—0.6%和—0.9%的年增长率陷入停滞,而美国的年增长率为1.3%,实现小幅增长,中国的增长势头则更为强劲,达到每年3.9%。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将完全放弃共享出行方式调查发现,价格和可用车辆数量是推动消费者环保出行的主要驱动力德国和美国受访者在决定是否采用环保出行模式时主要考虑价格因素,而中国消费者则优先考虑可用车辆的数量
《报告》按照私家车出行与共享出行,主动驾驶与被动驾驶将移动出行分为四类《报告》认为,尽管在疫情期间,共享汽车遭遇冷落,但从长期来看,非私家车的智能出行方式将实现增长伴随着汽车订阅服务方案数量的增加,预计欧洲的租赁,订阅等主动共享模式增长最为迅猛,到2025年,总人公里数占比将达10%,而网约车等被动共享模式将在中国更为普及,以10%的占比远远高于欧美地区的1~3%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贵阳银行:截至三季度末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56.1亿元
- 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是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 智能手机后置主摄各像素销量份额高阶像素价格继续下探
- 10月份韩国出口159520辆汽车同比下滑18.1%
- 潘刚:2030年全球乳业第一2026年净利润率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同比增长31.82%
- 方大炭素聚力完成石墨化厂三车间圆筒筛更换项目和一车间五组炉西侧送电小车更换项目
- 《大湾仔的夜》播出的第一期节目实现了较高的热度
- 公司(江泉实业)有关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项已经获得公司(江泉实业)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 万物皆可“元宇宙”?这些大佬的投资思路却有所不同无疑是眼下二级市场的当红炸子鸡
- 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承诺与行动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