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磨底”还要磨多久?
上市险企1月份保费数据没有惊喜,甚至让投资者有些困惑。数据显示,A股五大上市险企1月保费同比下降1.18%,其中,寿险业务作为上市险企的基本盘,首月同比下降2.7%。
去年11月份以来,诸多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市场普遍认为保险业将迎来触底反弹,尤其是春节期间强劲的消费数据让投资者备受鼓舞。预期反映到二级市场的表现是,去年11月份至今年1月份,保险板块迎来久违的大幅反弹,区间涨幅高达38%。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今年1月份上市险企保费增速并不惊艳,个别公司的业绩甚至令投资者失望。实际上,早在2月初,市场流传的行业交流数据就显示,保险业全面复苏可能“道阻且长”。投资者困惑的是,在其他消费行业快速复苏的背景下,保险业的复苏之路为何如此缓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些券商研究机构给出的答案是,今年1月份春节假期、疫情反复等因素冲击了保费增速。笔者却以为,1月保费低迷确实受到了前述因素的影响,但其并非行业保费低迷的最根本原因。
近3年保险业增长低迷,非疫情等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三重压力叠加的结果,包括:经济增速下行带来的需求低迷、疫情冲击、行业转型压力。目前前两者带来的冲击持续降低,但行业转型仍处于攻坚阶段,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保险业负债端并不会因为前两者的好转而立马触底反弹。
当下,行业头部险企转型的目标是,将人海战术、产品炒作、短期激励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到精细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知易行难,转型涉及保险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产品策略的改变,人力策略的优化以及考核激励机制的配合,是个系统工程。2015年之前,许多险企就试图转型,但迫于诸多压力以及经受不住规模的诱惑,并未从战略上实现成功转型,只是在战术上实现小修小补,效果可想而知。
正是难度很大,一些国外发达经济体的保险业转型之路也很漫长,短则十余载,长则数十载。如美国保险业实现上述转型用了近10年时间,期间阵痛期也有3年到5年时间。结合当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保险业要实现触底后快速反弹并不现实,未来保险业基本面可能还有一段“磨底”之路要走。
目前,保险业内部面临激烈竞争,外部面临银行、证券等机构的跨界竞争,转型宜快不宜慢。险企只有主动、积极求变,才能给投资者和客户创造价值,才能在新竞争格局中博得一席之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太保蓝公益基金会荣获第一届“上海慈善奖”
- 强强联手,长安汽车拟与宁德时代成立电池合资公司加码新能源领域
- 倡导“远程优先”,28名参与过《泰坦陨落》等游戏的资深开发人员组建工作室
- 微软将把必应聊天回复限制在5条以内,以防人工智能越界
- vivo将于3月1日在印度推出V27系列手机,搭载联发科天玑7200/8
- 苹果为StudioDisplay发布16.4固件更新,大小为641.4M
- 三星OneUI5.1增加与GalaxyBook笔记本电脑更多集成功能:图
- 2022年我国电竞产业收入五年来首次下降,腾讯称将配合主管部门推出国家级
- Netflix宣布推出动画剧集《PLUTO冥王》:根据浦泽直树和长嶝高士
- 苹果Safari浏览器16.4Beta添加支持AV1编解码器API,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