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广纳“社会智慧”:探环境治理新格局是中国生态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白志红21日表示,新近出台的《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广泛吸纳各方智慧,通过广泛听取涉及全国31个省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等意见建议,把社会期盼,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确保规划既充分体现民情民意又合理可行。
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处的甘肃,是黄河,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该省生态承载力低,修复能力弱,也是中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
白志红说,甘肃全面完成了十三五环保约束性指标,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省呈现出生态破坏点位有效恢复,绿色发展支撑不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进程逐步加快的良好态势
白志红坦言,但当前甘肃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尤其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碳达峰碳中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短板,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据赵坤介绍,西藏集中分布着许多独特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有记录的野生植物9600多种,西藏特有植物1075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383种。野生脊椎动物107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9种。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野生动物保护成效显现,大多数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显著增加。。
基于此,《规划》既有效衔接国家政策要求,又突出该省特色,将祁连山生态环境监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等,统筹谋划纳入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整体工作同时,针对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等问题与挑战,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任务举措和目标要求
白志红表示,甘肃将探索创新,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标准,监测评估预警,监督执法和督查问责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健全监测,评估,执法,监督等监管机制,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转化融合,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新格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