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思创解决方案总监俞晓峰:储能产品的竞争要围绕技术、质量、可靠性、环境
11月19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组委会支持,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和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课题组作为智库支持的2024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暨21世纪“新能新质”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在成都隆重召开。
圆桌对话围绕《能源法》正式落定,中国新能源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光储一体化实践进行探析。
海博思创解决方案总监俞晓峰参加了圆桌对话环节。
俞晓峰认为,《能源法》的实施,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明确的道路,也预示着新能源产业必将迎来广阔前景。他还特别强调《能源法》对于能源领域技术创新的关注。
《能源法》提到,能源科技创新应当纳入国家科技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相关规划的重点支持领域。
聚焦到海博思创所属的新型储能行业,俞晓峰谈到,电芯原材料成本下降原本对于行业是好事,但是目前储能行业的价格竞争进入到了一定恶性竞争的程度,存在个别厂商对产品做减配、降低标准、甚至粗制滥造的现象。
储能系统与光伏系统类似,需要保证二十年寿命。储能行业其实是在2021年才迎来爆发,到现在不过两三年。结合利用率,俞晓峰表示真正考验产品安全和性能的时候还在后面,预计未来随着储能电站运行年限增长,粗制滥造的产品会爆发各种故障情况。
因此,俞晓峰强调,储能产品不能一直围绕价格而竞争,建议要转向技术、质量、产品可靠性、转换效率、环境适应性以及电网适应性等方面展开良性竞争。
俞晓峰建议换个角度重新思考关于价格的问题——如果把储能系统初期投资的每Wh几厘的成本差别,平摊到十几甚至二十年的寿命中,是不是没有那么的至关重要?
因此,呼吁业主或者客户,在做选择时首先要对储能系统的产品可靠性、技术优势、未来长期售后服务,以及在全寿命周期的安全运行作为重点考虑,而不要把初期投资看得过重。
“在投标过程中,建议可以把价格这个因素稍微降低一点,在技术分上提高权重,这样是不是能够缓解目前储能行业低价中标导致价格恶性竞争的状况。”俞晓峰提出。
海博思创作为行业领先的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
俞晓峰在圆桌对话环节谈到了关于工商业储能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目前,储能工商业产品在全国各地并没有完全大面积铺开。因为目前全国不同地区的峰谷价差中,只有部分时间段能满足储能收益,或者峰谷模型对于用户侧储能不是非常有利。所以目前只有重点省份具有经济性和经济价值,才有投资者愿意应用工商储产品,这是制约用户侧储能发展的因素之一。
“同时,不同省份对于工商业容量电价的情况不明确、接入限制不明确、验收标准不一致,导致前期规划阶段到最后落地阶段的情况有很大偏差,对各个项目的实施造成很大难度,这是工商业储能行业当前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俞晓峰坦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SDGsNEXT”“SDGsNEXT”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分享活动
- 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贵州分会场集中示范活动在遵义市花茂村
- “2024年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峰会暨第一届智能制造科技50榜单发布会
- 华为F5G全光园区2.0全新升级并发布场景化新品加速园区网络迈向Wi-F
- 跨界牵手互利共赢研学行赋能企业向“新”而行
- 尼尔森IQ联合饿了么发布《OAIPL即时零售新增长方法论及应用》报告:零
- 贵州省第三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半决赛黔东南赛区暨黔东南州第四届县际篮球联赛
- CMF创新鼻祖全新MINICooper燃油版广州车展上市
- Seeds丨中科星驰获过亿元Pre-A轮融资
- 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贵州分会场集中示范活动在遵义市花茂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