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语初心 于传承中见教育的高度③用一个教具,开启科学精进之路
核心导读:
传承,是一种对美好初心的守望;是一种对责任精神的践行;是一种对育人情怀的赓续。传承是有力量的,教育需要传承。
70余年时光,“传承”一词早已融入了鱼洞二小的精神血脉,它是二小力量之源、精神之源、初心之源。在“青蓝结对”仪式之中,承载着鱼洞二小精神的小物件在师徒手中完成了郑重的交接,那是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一个科学教具......这些小小的物件看似不起眼,但它们的背后承载的,却是“师傅”们沉甸甸的嘱托,以及对教育初心与使命的诠释。
如今,在鱼洞二小“做自己更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及“有我”教育思想的滋养下,学校涌现了一大批“将责任进行到底”的优秀教师,他们坚守向上、向美、向善的教育情怀,以执着的教育理念和心平气和的教育态度,“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鱼洞二小“青蓝结对”中的三对师徒,聆听他们背后有关爱与传承的教育故事。
师傅寄语:
“传承,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团队文化,在这种团队文化中,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书山有路勤为径,教海无涯苦作舟,已经辛勤播种、辛勤耕耘,不愁没有收获。我们的进步,我们的成长,需用拼搏和汗水,需用努力和奉献,做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二小精神,以思想传承思想,以智慧启迪智慧,牢记‘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通向成功的桥梁’。”
——师傅周军
传承者:朱宇
传承的物件:一个科学教具
传承的精神:“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每当提及从教以来获得的荣誉,鱼洞二小的朱宇教师总能淡然处之,微笑着引用牛顿的名言,表示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所获成果皆得益于“巨人”的帮助。
朱宇老师,鱼洞二小的一名青年科学教师,工作仅八年,却已取得国家级市级区级多项荣誉。若问她那这位“巨人”是谁?她总是笑笑不说话,目光望向不远处的地方,看来,答案便藏在那些一个个看起来“奇奇怪怪”的科学教具里。
最“奇怪”的礼物,最朴实的用心
八年前,朱宇以科学老师的身份初入鱼洞二小。和所有刚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一样,朱宇在科学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上经常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实验现象不明显,教学效果差等等。面对各种困惑,朱宇懵懵懂懂,百思不得其解。
“我的师傅周军得知我的困惑后,竟将他自主研发的教具毫无保留的送给了我。我当时很震惊,也很庆幸,庆幸自己在这里遇到一位严谨负责的师傅。”说到此处,朱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表示,那是一个高80公分左右,宽30公分左右的浮力测量仪,“师傅耐心的指导我该如何使用,后续还不断跟进我的课堂教学,影响我、指引我、鞭策我,让我在科学实验教学的路途中一步步成长。”
可以说,正是这个看起来非常“奇怪”的教具,却凝聚着师傅精益求精的态度,饱含了师傅最朴实的用心。“它是师傅花了大量的精力创造出来的,承载了他的心血。师傅将它送给我,是希望我在教学中敢想敢拼,将每件事做到更好。”朱宇坦言。
于是,朱宇带着这份“沉甸甸”的礼物,开启了在鱼洞二小的科学精进之路。
随着与师傅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朱宇发现,师傅善于思考,乐于钻研的精神早已内化为日常的一言一行之中,朱宇深深震惊于师傅对科学教育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更是感动于师傅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对徒弟无私指导和培养,于是,在二小这片教育沃土散发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二小精神感染下,朱宇心底早已暗暗下定决心,也要让自己成为像师傅一样优秀的教育人。
后来,朱宇在与师傅的几番探讨,几次修改下,将最开始收到的一代科学教具不断精进,并在原有基础上自主创造出了二代、三代教具,攻克了大大小小的科学教学难题。
“正是师傅毫无保留地传授和指导,作为徒弟的我才迅速的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青年老师。”朱宇表示道。
传承“巨人”精神,续写二小传承新篇章
在师傅周军及团队的帮助下,朱宇飞速成长,八年的精益求精,不断钻研开拓了朱宇的教学视野,丰厚了她的教学人生,足以让她褪去青涩,成为一名成熟的青年教师。
朱宇担当市区赛课团队的骨干力量,指导多名教师参加市区级实验教学说课和创新实验操作比赛,分别获市区一二等奖。也参与区青年教师工作坊和集团“影子跟学”活动,深入新老师的课堂,为他们排忧解难,多次站在展示课的讲台,为新老师们做出亲身示范。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如师傅周军当初用这份精神激励她一样,如今的朱宇,也开始将这份二小精神进行传递。
有一位非科班出身的新教师刚到岗不久,被安排去参加片区赛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常规不熟悉的情况下,新教师手足无措。朱宇熬夜到凌晨一点多为其修改教案,屡次深入课堂,磨常规,出点子,帮助这位新教师顺利地完成了此次比赛,争取了最好的结果。
朱宇感叹到,这个场面似曾相识,“在新老师的身上看到了八年前的自己。虽然时光流转,但我和这位新老师一样,都是“传承精神”的受益者。”
原来,这位“巨人”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传承”。
“师徒,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种文化,一种团队文化,在这种团队文化中,接过使命,铭记于心,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或许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吧。”朱宇再次望向不远处的那些教具,目光流转,不甚感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物”语初心 于传承中见教育的高度①用一本笔记本,将责任镌刻在字里行间
- 教育部印发通知开展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
- 至善教育魂最美金山人——寻访金山小学至善教育的十年足迹系列报道②陈凤平:
- 酉阳龙潭初中语文教师到杨家坪中学开展“国培2021‘一对一’精准帮扶项目
- 2021中国十佳车身评选获奖车型公布长安汽车UNI-V斩获最高大奖
- 试驾丨彻底摆脱“司机”的身份第四代嘉华符合年轻奶爸的口味
- 50后教师刘少鸾:被需要是一种幸运 愿用一生去践行育人的使命
- “物”语初心 于传承中见教育的高度②用一支笔,做儿童文学的引路人
- 现场直击准备好了吗?求精中学第五十七届田径运动会“精彩”来袭!
- 上市即热销广汽本田全新雅阁首周订单突破15000辆